休学孩子能返校, 家长不能静待花开傻傻等, 更不能焦虑时步步紧逼
这段时间,遇到不少家长咨询孩子厌学和休学的问题,问要怎么办?
孩子与孩子的情况不同,所以方法也不是通用的,不同的情况要区别对待。
01
我能理解家长的心急如焚和急切想让孩子在休整一个暑假后,能在9月份顺利返校。
有些家长刚开始很着急,对孩子的厌学和休学持完全抵抗的态度。
但随着孩子情绪的激烈与多次劝说无解,甚至孩子对学习和学校越来越逃避,一到学校就出现头晕、头疼或胸闷等情况。
因为担心孩子的身体和情绪问题,才不得不对学习先放下,即便孩子休学也只能接受。
休学过后,孩子的情况和情绪有所好转,但往往会伴随着沉迷游戏和手机,闭门不出或脾气很大,沟通困难等。
一般来说,到了休学这个地步,孩子的负情绪大概率是积压很久了,厌学时间也持续至少半年以上了。
到了厌学中后期,如果父母回应的方式不对,要么步步紧逼,要么讲各种道理,只会加速孩子的烦躁和躺平。
尤其是孩子出现YY或者厌学情绪已经很严重,在学校待不下去时,也只能从请长假到休学了。
这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厌学早期和中期的时候,丝毫没有觉察或者应对方式不对,才会导致孩子最终休学。
02
对厌学的干预越早越容易恢复,尤其是厌学萌芽期与厌学早期。
父母只要调整自己对孩子的反馈与沟通方式,有意识放下自己的焦虑与高要求的投射,这时孩子就能慢慢从负情绪中维稳。
我家孩子在高一上学期出现了一些焦虑和紧张的心理,我当时没有及时发现,直到高二下学期刚开学情绪爆发,在学校难受的呆不下去了,甚至给我提出想休学。
我才意识到孩子厌学了,虽然过了厌学的萌芽期,但还在厌学早期,幸好我及时干预了,给孩子做心理疏导,引导孩子写情绪日记,帮孩子觉察自己的情绪,并用运动付诸来修复。
大概过了两周,睡眠障碍就消失了,但为了维稳孩子的心力与情绪,又持续了高一下学期进行情绪训练,让孩子坚持写觉察日记。
到了高二时,孩子的情绪已经没有问题了,而且孩子还学会了自我疏导和正念觉察。
孩子出现厌学,家长要提高警惕,不能傻傻等着静等花开,要跟孩子进行一次深聊,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,帮助孩子找到心理卡点。
这特别考虑家长的心力,不能比孩子更焦虑和失控。
孩子越是不能返校时,家长越要稳定,平和,这时才能充当孩子的定海神针,才能托举孩子。
03
如果孩子已经因为厌学和情绪稳定休学了,这时家长想让孩子成功返校,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孩子目前的状态:
孩子情绪恢复的程度?一般休学的孩子,都伴随着焦虑与YY,如果已经转为轻度,大概率返校是有可能的;
孩子对学习的意愿度?返校是家长的急切需求,还是孩子自身的考量,如果是孩子的意愿,孩子就有了出发的勇气;
家长要做好打长期攻坚战的复学准备。即便孩子看起来情绪不错,也能学习,但回到学校还会反复,可能会走两步,退一步,这些都是正常的。
家长要做好的既不是傻傻等,以为会静待花开,可能等来的是孩子一直的逃避与退缩。
在一个舒适区里呆得根本不想走出来,有好吃的,又好喝的,想干嘛就干嘛,自己有着绝对的自由与舒服,那么意志与耐力都被消耗了。
这样的静待花开,是等不来孩子的成功复学,只会让孩子愈发逃避,彻底躺平。
但家长过于焦虑,看着孩子情绪好了,立刻就想让孩子补课,孩子刚一补课,立刻就想让孩子连续补。
步步紧逼,孩子一点做不到,就各种上纲上线与较真,各种气急败坏,这样的急功近利,势必会把刚有一些恢复进度的孩子重新打回原形。
孩子复学成功,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心,信心与容错的能力,也考验家长的情绪稳定与从容淡定。
要有做到了是锦上添花,暂时做不到,也能坦然接纳,家长越这样包容接纳,孩子越能快速正常返校。
- 上一篇:从岭南枝头到全球餐桌 广东荔枝解锁“四季鲜”密码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- 下一篇:没有了